平生就是喜欢李白。 小时侯看到李白的《将进酒》,想起杜甫说他“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我实在悟不通一个人喝那么多的酒所为何来,不过,却还是窃喜于他的名句——“天生我材必有用”。 读高中的时候,学习李白的《蜀道难》,对蜀道的印象其实很模糊,对“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感慨,却记忆得很清楚——懵懵懂懂地,倒也不曾想到别处。 后来上了大学,读中文系,特别喜欢唐诗宋词,常以李白后身自许,发表诗文也每每署名为L·B,惹得教唐宋文学的老教授大为感慨:此子颇具太白遗风!却忽略了老教授那阅尽沧桑的眼神中一闪而过的黯然伤魂。 果然,毕业分配,很多同学都留在了京城,惟独我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又回到了千年不变的小镇!八年抗战,五年流浪,东征西讨,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在南来北往中竟然辗转了十来所学校! 听说从前好友在下海弄潮中屡屡一夜暴富,看着昔日同窗在人事代谢中纷纷脱颖而出,那种感觉真的就是“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慢慢地,“我本不嗜酒,谁知能解忧;一朝杯在手,顿销万古愁”!酒啊,酒!一场大醉,终于增长了我的见识:原来酒是这样的一种好东西! 于是在消极愤世之际,命运的门窗同时向我关闭! 几回回沉吟“人情冷似西江水,世路胜如蜀道难”,无数次感叹“举杯欲掷心茫然,今日方知行路难”,就是那个时候那种岁月的真实写照! 忽然才想起该回过头来重新审视李白了。 把李白的一生细细品读,在诗词歌赋里穿梭不辞劳苦,一如醍醐灌顶,霎时恍然大悟:李白,字太白,原来这个“白”是“白痴”的“白”啊! 试看他的《与韩荆州书》,向一个小小的市长上书求荐,明明是摇尾乞怜,偏偏又不肯奉承巴结,反而大言不惭豪气冲天,到头来果然出乖露丑丢人现眼!如此不通世物不识人情,难道不是白痴的白么? 直到42岁进入长安,竟然是得力于一个道士的举荐,居然还“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蒿莱人”!这么轻信这么自负,果然是白痴的白啊! 一入朝廷,凭风骨才情本已赢得玄宗皇帝的垂青,偏偏又喜欢“斗酒十千恣欢谑,天子呼来不上船”,上得船来本无事,谁知得罪高力士;就算小人无所谓,哪知还有杨贵妃!孔子云,惟小人与女子难养也!怎么能忘记他老人家的惨痛教训将小人与女子一并得罪呢?李白啊,李白,你真的是白痴的白哪! 然而,生活中确实是有着这么一批白痴人物的。像诺贝尔,他就是一个终身不娶的大白痴;像梵高,更是一个终生不遇的真白痴。世人拼命追求的一切,他们不计较,不在乎;常常天真以对,每每率性而为;表现得坦坦荡荡,大大咧咧,除了自己执着的事业,身外一切都视若不见。他们跟这个世界是如此地格格不入,世人看他们更是表现得不屑一顾!相对而言,我们要精明得多:我们欢欢喜喜地生下儿子,辛辛苦苦地捞取票子,苦哈哈地盖起房子,笑嘻嘻地买来车子, 还要贼兮兮地用金屋藏下阿娇般的小女子,然后美其名曰这才叫做不枉活了一辈子!但是,这种生活跟猪狗牛马的生存又有什么区别?我们就算比畜生安逸,也不过是些精美的供摆设的木器,徒然折射出我们的行尸走肉而已!倒是他们,这些不被世人理解不为这个世界所接受的人物,用他们的偏激和乖张,靠他们的执着和疯狂,在当时弹出一波又一波的绝唱,给后世留下一轮又一轮的辉煌!可惜的是,他们活着的时候,我们不肯给他们鼓掌;他们攀登的途中,我们宁愿看着他们受伤-------我们这些颟顸的木器啊——就是因为太多木器的存在,才使得那些高贵的瓷器不为世用长久沉埋,必须等到后之来者小心翼翼地拂去历史的尘埃才会放出奇异的光彩! 于是,在一个月朗星稀的夜晚,李白用他那高贵的生命在江心捞月的刹那溅起一片斑斓——短暂的浪漫终于延续成了千古灿烂------ 李白啊,李白,我常在梦中飞翔却有高山阻隔,一觉醒来惟见江心秋月白。我知道你皎洁如月,飘逸若仙。你奔放,你豪迈;你浪漫,你爽快——本色如斯,高贵若瓷,你的一生就是一首抒情的诗,可惜你不属于这个世界,这个社会容不下你啊! 社会?社会到底是个什么东西?谁说只能让人适应社会?为什么就不能反过来优化我们的社会以适应各种各样个性鲜明的人的全面发展? 如果说社会是一块腥浊恶臭的黑抹布的话,那么,这些崇尚自由保持独立性情古怪但活得自在的人就是这快黑布上闪亮的白点——他们知其黑,但守其白;白何辜,被黑误啊! 于是我哽咽无语,终于我放声大哭——李白,李白,你太白也;陆波,陆波,怒生波焉![亮点赏析] 满怀才情,一腔郁闷,无处发泄,只能倾注于笔端,所以就有了这样一篇激愤的文章。作者从儿时喜欢李白写到大学时自许李白,毕业后悟透李白,至由李白的结局和自己的遭遇,感叹李白的命运而感叹自己的遭遇,进而抨击社会的不尽如人意处,呼唤崇尚自由与个性的社会环境。其忧愤渐浓,其感悟渐深。文章多使用感叹句、排比句,直抒胸臆,读来激情喷涌,酣畅淋漓。大哉所见,大哉所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