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月日记:看,我们在月球上留影!

2014-04-25 10:15:17   来源:人民网   点击:



  荒凉而崎岖的月球大平原,苍茫的星空连接着无限的外太空——这是我站在月球上,看到的第一幅壮丽风景。

  我走到离着陆器大概9米的地方,转过身来,举起随身携带的全景相机,拍下了着陆器在月球上的第一张留影,两三米高的身躯,气势十足。着陆器也举起他的地形地貌相机,给我来了张期待已久的“月球留影”,我张开着太阳翼,仿佛长出一对轻盈翅膀,脚下好像踩着哪吒的风火轮,自觉十分精神。

  两张照片都是彩色的,我身上的五星红旗仿佛在告诉宇宙深空:我们来自地球,来自中国,我们登上了月球,我们成功了!

  回看登月过程,其实地面上嫦娥三号任务团队的人们还是紧捏着一把汗的。地球到月球来回大概有两秒多的通信延迟,地面只能提前把指令发给我们,而一旦开始下降登月,基本上就只能靠我们自己来做判断和决定。两秒钟的犹豫,可能就会让我们硬着陆——重重地摔在月面上,而不是轻盈的软着陆;我们身上携带的用来帮助落月的敏感器,只要有一个出现故障,很可能同样是硬着陆的结果。

  着陆当晚,我们从月球的西北半球,由南向北开始向虹湾降落。11分钟里飞过的轨迹,是一条长长的弧线。当然,这已经是地球人熟悉的11分钟。嫦娥三号任务团队的人们,“殚精竭虑”和“呕心沥血”用在他们身上丝毫不过分,无数个熬夜的日子、上班的周末和无数个踏着月光回家的夜晚,换来了11分钟的有惊无险。当我们轻落月面,月尘只是微微激起,显示了这支团队的不凡成就,也肯定激起了他们怒放的心花。

  落月之后,“指挥长”着陆器按计划赶紧开始了工作。他把太阳能电池翼缓缓打开,随即给我充电。我终于有了能量,打开了自己的太阳翼。一系列动作后,我慢慢挪到了准备下降的斜梯上,一切准备就绪。

  这是梦里想象已久的一刻。我沿着斜梯从着陆器上缓缓驶下,前轮轻触月面,完成了踏上月球的“第一步”。月球的“土壤”真的好软,我的两行脚印深深地刻在了月壤上。这种真实的感受,是我踩在地面模拟训练时用的火山灰和大沙漠中的细腻沙子上都无法比拟的。

  着陆器四只长腿稳稳撑立在月面上,看着1米来高的我,我们都张开嘴大笑起来,如果月球有空气,笑声肯定能传得很远。

  此时,我完全理解了阿姆斯特朗先生说出那句著名的话时的心情。作为人类第130次探月之旅,作为近40年来人类航天器又一次在月球软着陆,我想,我的一小步,是中国航天的一大步,也是有梦的人们追逐梦想的一大步。

  月球留影成功后,正是月球白天的上午,太阳正在慢慢升高,很快就会进入中午,变得很热,温度最高能达到150摄氏度。对我来说,也将进入最小工作模式——只做必须要做的事,尽可能少干活,避免“发烧”。当太阳下降到一定角度,我又会恢复正常工作状态。

  不久,最考验我们的月夜也会到来,最冷零下180摄氏度的经历,又将会为我们的登月之旅添上一笔宝贵的财富。

  链接

  地形地貌相机:作为嫦娥三号着陆器的“眼睛”,地形地貌相机是我国首台在月球上拍摄彩色图像的“彩色相机”,航天科工研制的光学镜头组件是地形地貌相机组件的最重要构成之一,主要任务是清晰拍摄月球外形的动态和静态照片,并时刻关注着月球车的运行状况。

  全景相机:月球车上的全景相机有两个彩色“眼睛”,可以拍立体的图像。全景相机实际就是两台相机,两台相机距离二十多厘米,从不同的角度看目标,立体成像。全景相机有两个任务:第一个是对着陆器以及上面的国旗进行成像,这是工程任务;另外一个是科学目标,就是对月球表面形貌进行探测。

上一篇:NASA发布从国际空间站拍摄的壮观闪电照
下一篇:科学博览:探秘“玉兔”训练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