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屈不挠 忍辱负重——记现代科学之父伽利略

2014-06-04 14:33:34   来源:网络资源   点击:


  我们有时抱怨科研环境不够理想,不如意事常八九。如果把历史的车轮倒转四百年,与罗马教廷统辖一切的欧洲相比,我们科学工作者的遭际要幸福得多了,至少,我们不会因为坚持自然科学的真理而惨遭迫害,乃至有性命之虞吧!比如说,不会像布鲁诺在1600年由于力主“日心说”而丧身火海吧!

  成就辉煌

  今天我们就来介绍那个“乌云压城城欲摧”的黑暗年代的伟大的力学家、天文学家——伽利略(1564-1642),他是科技史上公认的现代科学之父。他开创了基于实验和观察的、且有严密逻辑体系的现代科学。

  伽利略首次引进了力学中的惯性、加速度等概念,发现了自由落体定律、运动叠加原理、单摆运动周期性等,为牛顿力学开创了先河;他首次用自制的望远镜观测了天体,许多重大发现为哥白尼的日心说提供了有力支持;他提出的相对性原理成为自然科学研究的基石,也为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奠定了基础。

  可惜的是,他生不逢时,不然,这位科学天才会有更加伟大的创造。他的一生是在与传统观念搏斗,与宗教裁判所抗争中度过的。

  勇于创新

  伽利略1564年2月15日生于意大利佛罗伦萨市附近的小镇比萨,他的父亲文森尼奥是一位数学家、音乐家,那时从事数学和音乐是不赚钱的职业,家境贫寒。家里把他送到比萨大学学医,而他对医学毫无兴趣,对力学、天文学却情有独钟,因得不到家里支持,21岁时被迫退学,经过四年苦心孤诣的自学和创造,伽利略因数学、物理学上的成就而名扬天下,25岁时被母校比萨大学聘为教授;不久,他父亲英年早逝,他挑起了支撑家庭的重担,生活十分艰辛。

  伽利略生来好学多思,无私无畏,善于独立思考,敢于挑战权威。那时欧洲的学术界是亚里士多德学说的一统天下,他的思想被奉为金科玉律,不容置疑。比方说,亚里士多德认定,物体自由下落时,重量大者先落地,对此,一千多年间无人敢说一个“不”字。可是,伽利略偏不,他要在太岁头上动土了!经过缜密思考,他发现了亚里士多德自由落体说的破绽,决定对它公开宣战。

  石破天惊

  1589年,伽利略25岁。他做了著名的比萨斜塔自由落体实验。

  比萨斜塔始建于1174年,建成于1268年,共八层,高54.5米(一说56米),由于施工失误,始建之后便逐渐倾斜,成了闻名遐尔的独特风景,也成了伽利略做落体观察、实验的好场所。只见他爬到斜塔的第七层,在众目睽睽之下,让手里各重1磅和10磅的两个球同时下落,很快,两球同时砰然落地!事实胜于雄辩,亚里士多德的落体理论遭到了毁灭性打击,科学史上揭开了崭新的一页!。

  接着,伽利略又进行了细致研究,写成了《伦运动》一文,批评了亚里士多德的物理学。乳臭未干的小子竟敢挑战大权威,这还了得!伽利略的作为不能见容于守旧的比萨大学校长和一帮老教授;这时,他还因故得罪了佛罗伦萨公国的柯斯摩公爵,被逐出了比萨大学。

  幸而,当时在亚平宁半岛上还有学者的一个“自由王国”——威尼斯的帕多瓦大学,经他的朋友天文学家、数学家蒙特推荐,1592年,他到该校任教。

  才华横溢

  到了帕多瓦大学,伽利略的才能得到充分施展,他发现了物体斜面运动规律和单摆运动周期性,完善了自由落体学说,研究了地球的磁力线,制造了新型的罗盘和温度计等等。最重要的是,他开始关注天文学研究,并因此而改变了他的后半生。

  1593年,他在编写力学和筑城学课程大纲时,偶然接触到哥白尼的日心说;1596年,他看到开普勒的描述行星运动三大定律的新著《宇宙的奥秘》,去信致贺,次年,向开普勒表示相信哥白尼学说。这时,他开始自制望远镜,夜观天象。1604年,他发现了一颗新星,并力排众议,发表了关于新星的演讲。

  创造历史

  1609年8月21日,这个日子注定要载入科学史史册。伽利略用自制的可放大60倍的望远镜在海边进行了公开演示。12月1日,他用望远镜观察了月亮和行星。科学发展史专家认为,这种观察和研究标志着现代科学的发端。距今正好400周年。

  1610年1月7日夜,他发现了绕木星运动的四颗卫星;1月10夜,他观察到月球上的环形山,并将其中的最高峰命名为阿尔卑斯山;接着,他又观察了土星、水星、金星,研究了木星的轨道;天文学专著《星际使者》问世;随后,他又把望远镜镜头指向银河,发现它由一簇簇星星构成;翌年,他首次发现和记录了太阳黑子,1613年,《关于太阳黑子的信》在罗马发表。

  他在天文学观察和研究的成果使他对哥白尼学说更加深信不疑,四处宣传地动说,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相信他基于精确观测和严密推理建立的理论。

  厄运临头

  厄运悄悄地降临到伽利略的头上。

  伽利略的发现和成功震撼了罗马教廷,因为他打乱了上帝所建立的“秩序”,亵渎了圣经,动摇了他们奉为至宝的托勒密地心宇宙体系。早在1611年,伽利略的反对者就把攻击他的黑材料送到了宗教裁判所;1615年洛里尼神甫和卡西尼修道士向宗教裁判所密告,后者准备控告伽利略。

  但是,伽利略还被蒙在鼓里。1616年春天,伽利略被骗到罗马,教会邀请他去讲学,给他以盛大欢迎。3月6日,红衣主教贝拉明家举行化妆舞会,伽利略应邀赴会。在灯红酒绿、握手言欢之际,图穷匕首见,贝拉明突然拿出罗马教廷头天做出的决议,重申地球的宇宙中心说,声讨日心说这一异教邪说,将哥白尼极其拥趸的著作列为禁书,否则严惩不贷。并且逼迫伽利略签字,保证执行此决议。

  伽利略在这种软硬兼施的威逼下目瞪口呆,自知当时与教廷抗争无异于以卵击石,于是,违心地签了字。从此,他被剥夺了公开研究和宣传日心说的权利。

  不折不挠

  然而,在伽利略的内心深处并没有屈服于罗马教廷的恶势力。他表面上遵从教皇的禁令,实际上厉兵秣马,为日心说准备更多的理论依据。他精密测定了木星运动轨迹(航海家可据此在海上定位),细致研究了彗星运动,1623年出版了论述彗星的著作《试金天平》。

  1624年,传来新教皇乌尔班八世登基的消息,他暗中庆幸,因为新教皇是他的朋友;果然,不久就有了批准他出版潮汐理论方面的消息。他的心中涌动着希望,开始构思为日心说辩护的新专著《关于托勒密和哥白尼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简称《对话》)。书中,他虚构了三个人物:萨尔维亚蒂、沙格列陀和辛普利耶和,分别代表哥白尼、中间裁判人(当然有伽利略自己的影子)和亚里士多德-托勒密。伽利略充分动用了他的过人智慧,让前二者联手,用机敏隐讳的语言对亚里士多德-托勒密的代言人冷嘲热讽,尽力批驳地心说。历时六年,1630年全书写成,他小心翼翼地写了篇序言,居然蒙过了教会的长达一年多时间的审查,1632年3月,《对话》在佛罗伦萨出版。

  随之,更可怕的厄运在等待着他。

  惨遭迫害

  伽利略高估了教皇的仁慈和明智,低估了教会人士的智能和残忍。尽管新教皇是伽利略的学生辈的朋友,经不住手下人(特别是那个贝拉明主教)的进谗和蛊惑,要对伽利略出狠招了!

  1632年7月,教皇听信谗言后震怒,明令《对话》禁止发行;9月30日,教会命令伽利略到罗马受审;年底,伽利略以68岁高龄和抱病之躯前去应审。1633年3月12日他被押到宗教裁判所。主审官还是那个33年前主审布鲁诺、17年前诓骗过他的贝拉明主教。

  法庭上,面对审判者颠倒黑白的无理指责,伽利略义正词严地进行了反驳。他说:“科学发展到今天,从望远镜里已经看到许多证据,我只不过将这些写出来供大家讨论,而你连这也不允许,这分明是要一个科学家去背弃自己的感情和那些无可否认的事实。这是你们在制造异端!”贝拉明理屈词穷,只得以判重罪相要挟。

  审讯持续了三个多月,毫无结果。教皇大怒,下令对伽利略进行“严厉审判”。那个时代的“严厉审判”意味着将受审者折磨至死。他的老朋友和学生悲痛欲绝。伽利略却平静地说:“不管怎样,地球,我们大家,连同这座教堂,都在围绕太阳转动。”6月22日,罗马教廷判处他终身监禁。

  奋斗不止

  经伽利略的几位有地位的朋友求情,法庭才准许他离开罗马,到佛罗伦萨南面的锡耶纳大主教皮柯罗米尼家居住,由大主教实行监护;五个月后,教皇才“恩准”他回到阿切特里自己家中居住,条件是:不得私自去罗马,不许私自会见客人,不准进行科学讲演。

  伽利略并没有从内心屈服。他继续从事力学和物理学研究,继续向亚里士多德的传统观念宣战。1636年,他开始撰写他的不朽的传世之作——《关于两门新科学的对话》(简称《新科学》),翌年完稿。此书是他的30多年力学科研的大集成。两门新科学指的是材料力学和动力学。《新科学》中介绍了他最早进行的梁的强度的实验,提出了等强度梁的概念,讨论了在重力作用下物体尺寸对强度的影响,提出了落体的最速降曲线问题,给出了重力场下能量守恒的早期叙述,给出了简单情形下的虚功原理,讨论了大气压力问题,叙述了摆的等时性现象,提出了光的传播速度的概念和一种测量光速的设想……,如此等等。书中提出的新概念和新思想,无不对后来的科学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我们力学学子更应感恩于这位伟人。

  《新科学》问世之时,伽利略双目失明。一位16岁的青年维维亚尼自动来到他的身边,担任他的秘书,由他口述自己的学术思想,维维亚尼记录下来,为后世了解伽利略的思想和观点留下了宝贵资料。1640年,年青的物理学家托里拆利来到他家,陪伴他工作,不久之后,托里拆利发明了气压计。

  1642年,伽利略在家中安然长逝,享年78岁。是年,牛顿降生。假若相信佛教的轮回转世,可能是,伽利略转世投胎,把发展科学的接力棒交给了牛顿,尽管后者的品德远不如前者。

  冤案平反

  1757年,伽利略辞世后115年,罗马教会做出决定,解除对伽利略著作的禁令。

  1992年11月31日,教皇约翰?保罗二世为伽利略冤案平反,不再视他为罪犯,不再把他的名著《关于托勒密和哥白尼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视为异端邪说。

  伽利略的冤案持续了360年,是科学史上历时最久的一起冤案。

  读了上面的文字,你才能更好地理解伽利略的名言:“追求科学需要特殊的勇敢。”


上一篇:科学趣闻:物理学家霍金为英格兰队“算命”
下一篇:有趣的作用和反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