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教育比较的启示

2014-09-22 11:27:00   来源:网络资源   点击:



  作为一个作家要证明自己的实力,最雄辩的便是自己的作品;同样作为教育要证明自己的价值,其最重要的标尺便是它培养人才的多寡。翻开世界教育史,在比较中我们很容易看到中外教育的差距,以教育培养人才的多少来说,美国和英国在当今可以说是遥遥领先,略举几例:美国哈佛大学引以为自豪的是它的诞生比美国建国的时间还悠久,建校300年来它培养了7位总统,40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美国耶鲁大学300年来培养出了5位美国总统,在耶鲁的毕业生中有16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同时该校还是造就首席执行官最多的摇篮。而英国牛津大学培养了29位首相,剑桥大学培养了61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但我们的教育呢?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虽然已有6位华裔科学家获得了自然科学方面的诺贝尔奖(他们是杨振宁、李政道、丁肇中、李远哲、朱棣文、崔琦),但他们都与1949年以后的中国内地教育没有关系。杨振宁、李政道是1949年以前在中国受的教育,丁肇中、李远哲、朱棣文是在中国台湾和美国受的教育。还有一个事实就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陆续已有40多万留学生在发达国家学习和工作,但是至今仍鲜有人做出令人瞩目的成就。这在某种意义上说明1949年以来我们的教育存在着问题。

  面对我国教育与国外如此悬殊的差距,我们不能不在中美教育差异的原因上做深刻的反省。说起中美两国的教育,人们普遍的看法是,中国的基础教育是打基础的教育,“学多悟少”,而美国的教育是培养创造的教育,“学少悟多”。确实,中美两国教育有着极为不同的传统,差异之处颇多。但最根本的差异还是体现在教育观、知识观上的文化背景的差异。美籍华人物理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积累一生亲历经验之心得,从中美比较的视角,对中国教育的现状与问题、未来的走向等发表了独到的见解。他说:“我觉得美国的教育哲学和中国传统教育哲学,包括整个亚洲的教育哲学有很大不同。美国的哲学鼓励有广泛的兴趣,亚洲的哲学注重狭窄的专业;美国教育比较灵活多变,亚洲注重扎实的操练;美国教育希望东跑西跳,亚洲教育是要人按部就班,美国教育注重培养自信心,亚洲人常常缺乏自信……傲慢与谦虚,进取与退让……有很多不一样的地方。”

  “中国衡量教育成功的标准是,将有问题的学生教得没有问题,全部懂了。所以,中国的学生年龄越大,年级越高,问题越少;而美国衡量教育成功的标准是将没有问题的学生教成有问题。如果学生提的问题教师都回答不了,那算是侥幸成功。所以,美国的学生年级越高,越有创意,越会突发奇想。”

  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一种现象:中国的学生往往怕出错,怕变得无知,怕在人面前出错而有意识地躲避一些辩论。美国学生常常是在乱七八糟之中把知识学了进去,同时在其知识体系中也有非常多的漏洞,但这并不影响他们的成才。因为美国的教师鼓励学生提问,鼓励学生向最了不起的权威提出怀疑。他们热衷于吸收各门学科的成就,热衷于辩论,使自己混乱的知识体系在辩论中剔除糟粕和谬误,从而迅速获得进步。而中国学生在学习中却是全盘接受,分不清学科理念体系哪些部分在未来是大可发展,哪些部分是必须淘汰的。大部分学生习惯于接受而不习惯于思考,更不习惯于怀疑,他们以拥有丰富的知识而自豪,这样自然就会作茧自缚而难以发展。

  世界著名的数学家丘成桐在《忧思中国教育》一文中也曾一针见血地指出中国教育的弊端。他说:“在美国,培养年轻人不计成本,从中学开始就引导学生追求科学、追求资讯,学校非常注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所以不断地有新的天才出现。他们喜欢乱闯乱碰,海阔天空,除非他们认为前人的思路对自己有帮助,否则会向完全不同的方向发展。中国不同,中国是用种种考试凝固学生。

  深刻反省我们的教育,的确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思考空间,没有给学生尝试错误的机会,没有培养学生探索的精神,怀疑的精神和批判的精神,没有让他们获得足够的成功体验,没有很好地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自我评价的尺度,加之我们文化价值观上多是内敛和保守,当然也就导致学生缺少冒险精神和创新意识。当标新立异被斥责,开拓创新的路口就被堵塞了;当所有的“答案”被标准化制作,探索和发现的头颅就被切断了;当每一个单个的喉咙都发不出声音,“声音”就被消灭;而当所有的喉咙都只发出一种声音,那情形便几乎是灾难!

  那么,现代社会更能接纳哪一种教育结果呢?社会发展的动因是人的能动性、创造性,要求人性的充分解放。伴随人类文明的进步,人类将越来越关怀人性的发展,人的各方面能力的发展,所以现代社会需要的是有活力的、全面的人,以及具有怀疑精神、批判精神、冒险精神和创新意识的人。显然美国教育更能培养个性张扬、有创造力、生存力的“人”,而我们还在沿用过去旧的教育模式,不断培养“高分低能”的人,这种教育的结果将严重影响我国人才的培养,乃至严重影响国家的存亡和民族的兴衰。因此,我国教育的改革刻不容缓。谈到当今的美国教育,虽然我们不能断言其教育培养的人才就是理想中的现代人,但他们教育中的合理成分,恰恰是我们教育所缺乏的。因此,他们的实践,能为我们的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上一篇:中美学生的差异
下一篇:如何选择美国寄宿学校并确保被录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