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25年9月27日,英国工程师G·斯蒂芬森发明的蒸汽机车在英国斯特克顿——达灵顿铁路上的行驶成功,揭开了铁路运输的序幕。从此,火车成了一种很好的远距离交通运输的工具。 火车自诞生之日起就行驶在钢轨上,这样不仅能保证火车顺着钢轨的方向平稳行驶,而且还能节约能量、提高效率。钢轨都是固定在枕木上,而枕木又是铺设在道砟上的。钢轨铺设为什么有这么多讲究? 我们先来看看钢轨是怎样发明的。 自从有了轮子,人们就制成了带轮子的车子。车子使用一段时间后,人们发现,车轮和路面越坚硬,车轮运动起来就越省力。所以,在很早的时候,人们就知道用坚硬的石头铺路了。 也许是受古罗马和希腊人用坚硬石头铺设城市街道的启示,人们在铺设道路时,只在车轮经过的地方铺设石头,于是就有了轨道的雏形。为了克服轨道的凹凸不平,古希腊人就在石铺的街面上凿出错车道来。 后来,把石铺的轨道改为硬木架横木(相当于现在的枕木)做成的轨道,并将马车的车轮挖成凹形,使它正好嵌在木轨上,以免脱轨。为了弥补木轨容易磨损的缺陷,人们就用铁轨代替木轨,铁轨便产生了,并把火车行驶的轨道叫做铁路,尽管后来用钢轨代替了铁轨。 于是,世界上第一条铁路出现了。它就是英国在1825年修建的斯特克顿——达令顿铁路。 说到了钢轨,请大家注意了,铁路上的两条钢轨之间的垂直距离,也就是轨距,是固定的。现在国际上通用的标准轨距离为1435mm,这是国际铁路协会于1937年作出的规定。原因之一是为了纪念“铁路之父斯”斯蒂芬森。他发明的蒸汽机车第一次行驶的铁路的轨距是1435mm。 当时铁路的轨距为什么设计成1435mm呢?原来,英国早期的铁路是由制造有轨电车的人设计的,英国有轨电车的车距就是1435mm。而设计有轨电车的人原来是造马车的,这个尺寸和马车的车轮距离是一样的。马车为什么要用1435mm作为轮距的标准呢?这是古罗马人定的。在罗马,牵引一辆战车的两匹马的屁股的宽度就是这个数值。 很有趣吧。今天世界上最先进的运输系统的设计,在2000多年前已经由两匹马的屁股宽度决定了。 更有趣的是在美国航天飞机燃料箱的两旁,有两个火箭推进器,工程师们总想把它们做的胖一些,使它们的容量大一些,但是不行!因为这些推进器造好后,要用火车从工厂运到发射点,路上要通过一些隧道,而这些隧道的宽度只比火车轨道宽了一点。 火车是沿着两条平行的钢轨行驶的,由于铁路的轨距是固定的,所以火车左右两边同轴的两个有轮缘的火车轮间的距离也是固定的。同时,铁路的轨距和火车的轮距正好相互吻合,只是在铁路转弯处,轨距才稍微加宽,以免火车出轨。这样,在火车行驶的过程中,它的轮子在钢轨上滚动,并且贴的非常紧,它会随着铁轨的起伏而起伏。如果钢轨不平,火车的车厢就会出现较大的颠簸和摇晃,甚至有可能出现脱轨现象。 钢轨为什么不铺在地面上? 火车的载重量是非常大的。火车车身很笨重,加上很大的载重量,火车的重力是很大的,火车车轮对支持面的压力就是很大的。如果把钢轨直接铺在路面上,火车轮与地面相接触面积是非常小的,火车对地面的压强是非常大的,这个压强远远超过了路基表面所能承受的最大压强,地面会沉陷下去,钢轨也会因此而变得不平整。 有了枕木,就可以将钢轨钉在枕木上,增大了钢轨与地基面的接触面积,从而减小了地面受到火车对它的压强,但由于火车和它所承载的货物太过沉重,把枕木直接铺在地基上,火车对地面的压强仍会超过地面承受的最大压力,地面沉陷的现象时有发生。同时还出了一个新的问题,枕木不容易固定,钢轨很容易在上面倾斜。 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人们使用道砟——铺设在路基上的碎石子解决了上面的两个问题。 在路基面上铺设道砟后,枕木就不再直接铺在地面上了。这时,把钢轨钉在枕木上后,火车在上面行驶的时候,通过钢轨、枕木、道砟对地面施加压力时,尽管地面受到的压力不变,但受力面积却增大了许多。从而使地面受到的压强明显减小了,地面将不会再出现塌陷的现象了。 道砟还使钢轨的弹性更强,这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火车对钢轨的冲击。而组成道砟的碎石子,在枕木随钢轨运动的时候,由于重力作用自动落在枕木下,填充到枕木下方的最低点。在枕木向下运动的时候,被枕木挤到它的两旁。这样,道砟在铁轨的一上一下的运动中,不断的进行填充和被挤出去,保证了枕木具有一定的高度,确保铁轨的平整。同时,枕木周围布满这些碎石子,还能防止枕木因火车经过带来的震动使前后左右移动。 另外,碎石子的渗水性强。它在下面的时候,道砟会很快的将枕木周围的水排走。即使有积水,由于枕木在道砟的上面,位置较高,水不会浸泡到枕木,枕木也就不容易腐烂。 总而言之,在铺设火车路时,既要把钢轨钉在枕木上,又必须把枕木铺设在道砟上。看起来既废料又繁琐,花费了更多的人力和更大的财力,但这样能保证钢轨因此而平整,使火车安全,平稳,高速的行驶。 这就是钢轨不直接铺设在地面上的道理。(作者:牛云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