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话还给孩子一颗平常心

2016-12-19 10:12:35   来源:网络资源   点击: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家家都有一个高考的故事,这些大大小小的故事,可以串成册,连成线,绘成画。故事中的悲喜剧,可以说都是家长和孩子的自导自演,为了演绎好“高考”这集高潮剧情,父母真的是操碎了心,但是很少家长能够操对心。家长在帮助孩子调理情绪,总结学习方法的时候,不免会走入误区,反而耽误和影响孩子正常进行的步伐,所以说高考不仅是考学生,更多的也是在考验家长。

  根据调查,很多考生的最大压力都是来自家庭,百分之九十的考生害怕考不好,使父母失望。如果在与孩子的沟通中方法不当,给孩子压力过大,会使孩子考试发挥失常,所以说“家教”不只是孩子在启蒙时期管用,而是一直都是引导孩子的最有效方式之一。

  那么,父母到底应该怎样和孩子沟通?当孩子成绩结果不理想的时候,到底对孩子说什么才是帮助他们解开自责和压力的桎梏呢?

   小编为大家带来今天的高考故事——父母无形施压,孩子最需要的却是一颗平常心。

  陈雪(化名)从小就是一位品学兼优的拔尖生,父母寄予了很大的期望。二诊考试一周前,陈雪压力特别大,开始失眠,因为周末回家的时候,妈妈告诉她,二诊考试结束后,妈妈会向单位请假,全心全意为她服务,照顾她的饮食和起居,确保陈雪在高考前的一个月里饮食足够营养,有一个健健康康的身体,安心复习。

  陈雪心里很是抗拒,觉得妈妈根本不必这样,原本正常的备考状态被妈妈说的特别压力和紧张,还没高考就这样,那高考前几天该怎么办呢?高考考场上怎么办?一向在学习上有条不紊的陈雪,慢慢情绪不高,心情压抑,复习效率不高。

  二诊成绩出来后,果然成绩是最坏的一次。陈雪心里很不是滋味儿,不知道该怎么面对父母。出差在外的爸爸打电话问陈雪成绩怎么样,陈雪忍不住哭了,哽咽着说:“爸,非常不好。”以为紧接着会是很多质问,“怎么回事儿啊”、“哪里丢分了?”、“你要总结,弄清楚哪里没有学扎实,不懂一定要请教老师弄清楚,找到根本问题”……想到这里,陈雪就止不住大哭了起来。

  爸爸听到女儿的哭声,顿了顿,温柔的关怀到:“这是好事儿啊,哭什么,傻孩子。”

  陈雪以为自己听错了,怀疑爸爸没听清楚,就再跟爸爸强调了自己的差劲的分数,十分沮丧。

  爸爸还是很平静的对陈雪说:“在高考前发现问题是好事,这样才能提高。你很幸运啊,在高考之前就遇到了难住你的那些问题,而不是在高考考场上。如果每次都考得特备好,反而考试是没有收获的。”

  陈雪听了爸爸的话,忍住了泪水,心里明朗了些许,也明白爸爸说的不错,而且最近自己压力太大了,被紧张束缚,难展“思考的拳脚”,现在的确不是哭鼻子的时候。

  正是爸爸的一席话,使陈雪同学心思稳定了下来,在压抑的重压之下找到轻松的空气,重拾信心,继续查漏补缺,保持着复习阶段中最需要的稳重心态,分数“高”“低”不惊的心态。

  周末陈雪回到家,自己也打开心扉,跟父母谈了许多。妈妈也没想到,自己的“牺牲”反而造成了女儿思想的“枷锁”,更明白无形之中,给女儿了很大压力,这些自己根本都没意识到,以为只要把最好的给女儿就能帮到女儿。

  一家人经过畅谈,都正视了每个人存在的问题:妈妈决定不请假来专门照顾女儿,爸爸也表示会减少工作出差的频率,多多和女儿谈谈心,而陈雪呢,深切感受到父母的宽容和谅解,感受到其乐融融的家庭温暖,多了很多动力和决心,以最好的状态复习和迎接高考。

  不少家长为了照顾好孩子,不免会“过分”关心,特别是在高考前十天半个月已经请假在家专门陪伴孩子,侍奉孩子,服务孩子的行为,是十分不可取的。由此给孩子造成的心理压力和反感是很大的。

  总结:小编建议家长最好以平常心对待,像陈雪爸爸一样,给自己孩子足够成长的空间,并在孩子最需要喘口气的时候,给孩子鼓励和指引。有时候唠唠叨叨讲一些自己认为孩子应该做的事,不如简单几句平静话语,带给孩子一份平静的心态。



上一篇:怎样才能让你对一个字印象深刻?
下一篇:优秀的家长和老师都是“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