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宫二号飞天路上的高校智慧

2016-09-19 13:41:04   来源:东南大学 东华大学官方微信   点击:


  天宫二号飞天成功,很多高校都做出了重要贡献。例如东南大学专门为天宫二号飞行任务所研发的“航天员在轨操作力测量系统”随着天宫二号一起驶向太空,开启 了浩瀚星辰的征途;东华大学的“半刚性电池基板玻璃纤维网格”成果、航天员服装研发设计相关成果成功服务国家航天事业……


 
  东南大学从2009年开始,就着手“航天员在轨操作力测量系统”项目的研发,最早的项目是2009年的航天员地面模拟出舱操作的攀爬力与抓握力测量装置研究。参与教师有四人,参与的研究生先后有10多人。从模拟空间站失重效应的水下航天员操作力测量系统到模拟空间站失重环境的失重飞机航天员操作力测量系统的研发,一直到天宫二号航天员在轨操作力测量系统。装置主要用于完成天宫二号以下飞行任务:航天员在轨各种操作力的测量、人机工效学和生物力学实验,如开舱门的推拉力、操纵杆的操作力、拎螺丝的操作力、脚蹬力等等。


 
  当太阳能帆板在太空正常展开的刹那,标志着“天宫二号”发射取得成功。常人也许想不到,航天器这对太阳能“翅膀”的高性能电池片居然是附着在玻璃纤维上,它们被东华大学纺织学院陈南梁教授团队编织成了半刚性的网格材料,出色地为“天宫二号”提供能源动力。早在2011年,陈南梁教授团队的这一科研成果就成功助力“天宫一号”顺利飞天。而这次用于“天宫二号”的半刚性玻璃纤维网格材料,在之前的基础上进行了再升级,打造出了2.0版。据介绍,此次升级主要是对生产装备进行了改造,包括决定网格材料花纹结构的横移机构、均匀送出经纱的送经机构,以及使得线圈相连穿套的编织机构。可别小看这样的改造,织出来的玻纤网格材料过不过硬,够不够强,能不能受得了恶劣的外太空环境考验,一切的源头都在生产机器和工艺上。经过一系列的机器和工艺改良及优化,应用于“天宫二号”上的半刚性玻纤网格材料的结构精度、强度、稳定性得到了很大提高,织物疵点由原来的3米一个疵点降为10米一个,总体强度较前提升了10%,从而有力地确保了此次“天宫二号”飞天任务的顺利完成。





上一篇:华南理工大学
下一篇:持续走高的三类211高校毕业生薪酬,你肯定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