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10点,xx同学筋疲力尽的躺在床上,感觉身体被掏空。终于做完了今天所有的作业,终于整理完所有的错题,终于预习完明天所有要学的课程……自己还莫名有点小感动。 xx同学是谁,可能是你,可能是我。 每天都在忙忙碌碌的上课、做作业,真正思考的时间却很少。这样很容易陷入一种假性勤奋的状态:看似忙忙碌碌,可能收获很少。 什么是“假性勤奋”? 三个字:看效果! 判断真假勤奋的唯一标准是有没有效果。 任务完成后有没有让你对这个知识点、易错点不带任何含糊地了解和领悟?保持这个状态很长一段时间之后,你的学习成绩对比之前到底有没有提高?你的做题技巧、领悟能力有没有提高? 没有,你的所做就是假的!套用一句话:虽然看似羽翼丰满,实际上都是假毛! 什么原因让我们容易陷入“假性勤奋”? 总结以下三点,请同学们对号入座: 问题一:机械完成任务 I 场景举例 学校老师或者爸妈要求孩子整理改错本,xx同学忙了一个晚上终于把改错本整理完成,并且按照了之前老师教的方式,用了不同颜色笔,整理得非常的漂亮,而且有条理,老师和爸妈看了非常欣慰,孩子自己也把自己感动了。 II 存在问题 这种情况往往陷入机械地完成任务的状态,改错本对孩子来说是个任务,而不是自己查缺补漏最好的方式。所以虽然孩子可能整理的非常的漂亮,但只要看下孩子的解析是否合适或者再拿另外一道同类型的题目去考查孩子,就能知道他对这个知识点是真的理解,还是只是在抄题目,搬解析。 III 改进思路 对于学习和完成作业,孩子自己对知识的领悟和体会能力是最重要的,所以一个孩子对今天任务收获的心得显得尤为重要。可以每天上完课之后,花几分钟时间先回顾下今天的知识,然后把想到的每个科目的重点写在心得本上。杜绝忙忙碌碌一天,最后却不知道自己今天都干了什么。 问题二:自己放弃思考 I 场景举例 孩子上课听课效果很好,听课笔记也做的非常好,但对应的题目却做的比较差。 II 存在问题 这个时候孩子往往处于作业比较多的情况,孩子自己意识里会给自己一个负担——还有好多作业要做,做的越多越快越好。所以做题过程中会保留自己听课的时候第一的印象,但往往有些回忆是带有自己的主观臆断的,往往就会把老师额外补充的所遗漏。甚至到后来改错的时候,会出现答案和解析完全按照老师写的给的照搬,没有经过自己加工。 III 改进思路 对题目的思考能力是很重要的一个学习能力,所以建议孩子在做题的时候都能写下自己的一些想法和分析,可以很简单,但就能看出来孩子这道题是不是真正自己理解做出来,还是“三短一长选最长”做出来。包括错误题目的分析,分析错因更加重要,最后写完之后可以让同学或者老师看下,因为我们很容易蒙在自己的鼓里。 问题三:毫无deadline I 场景举例 孩子做了一晚上的作业,爸爸妈妈很是为孩子感到辛苦,但却发现孩子并没有完成多少作业。 II 存在问题 这种情况的孩子往往对作业完成没有时间概念或者时间管理分配不当。 III 改进思路 将大目标转换为一个个小目标,拆分至具体的时间节点。这样才会有真实的紧迫感,逼着自己去跟进自己的计划进度,一定要给自己合适的预估时间哦。 总结 1.拒绝穷忙,首先做最重要的事情。 2.多思考,多和老师和同学交流,避免自己的思维方式和知识理解跑偏。 3.将大目标拆分为小目标,为每一个小目标设置deadline。 很多时候不能理解每天努力学习的自己,忙忙碌碌,感动了自己,辜负了时光。 是时候醒醒了,每天努力学习的我们好好思索一下,我们是否陷入了一种假性勤奋?如果是的话,让我们来反思总结过程中的问题,高效利用每一个学习的时间,做一个高效学习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