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尖子生,您会想到什么?没完没了的补习班?深夜里台灯下奋笔疾书的身影?补课确实能让成绩有所提升,但您千万别将真正的“尖子生”都想象成补课的机器人了! 这不,北京汇文中学校长陈维嘉向父母们“喊话”了,他说,如果家庭教育没能教会孩子“自我思考”,这样的家教就是缺失的! 我们教育的成效与缺失 客观地说,中国大规模的基础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还是很有成效的。从小学到中学,与同一年龄段、同一学习阶段的学生作跨国比较,中国基础教育的优势是其他发展中国家,甚至是一些发达国家都望尘莫及的。 在肯定中国基础教育成就的同时,我们也意识到了现有教育模式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好奇心、想象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等方面的欠缺,这种欠缺影响到了人的创新能力。好奇心和想象力有部分来自天生,但是我们后天的教育没有把人先天的好奇心和想象力给予充分的激发。 “大补”之下 绩优生的两大不足 如今,在北京这样的大城市,不上课外辅导班的孩子凤毛麟角,从学前到高中毕业,家庭生活的主旋律就是在不同的辅导班间赶场。但是,投入了大把的时间、精力和金钱后,真的能够“堆”出一个优秀的孩子吗? 我教了这么多年书,又当了这么多年学校管理干部,几乎没看到哪个学业突出的孩子是“补”出来的。尖子生不是“补”出来的,家长千万别以为,自己投入了、努力了,孩子就一定能出类拔萃,事实上这是极具或然性的事情。 好多家长看到别的孩子补课就坐不住,坚信“只要补了就比没补好”,但事实上,不必要的补课,真有可能把孩子补坏了!过度“进补”的孩子通常会出现两个问题。 其一,不会思考。“自我思考”是孩子必须的学习过程。由于在辅导班上已经学过一些皮毛,有些孩子自认为学会了,不再跟着老师的节奏主动思考。久而久之,学习能力和成绩的差距就会越拉越大。 其二,压力过大。事实上,适当的压力确实有促进作用,但压力太大则会适得其反。我们经常能够看到一些孩子,因为学习压力超过承受范围,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从厌学发展到排斥集体,排斥同学和家庭,这与家长的初衷可谓背道而驰。 真正的“尖子生”需要宽松的环境 中小学校日常教学中也有一些偏颇。例如怎样贯彻落实“因材施教”原则,多数学校通常的做法是让一些学业成绩好的学生“学多一点、学深一点、学早一点”。 表面上看,这种做法的结果是学业成绩好的学生比其他学生成绩更突出了,但真的是让这些学生对知识更有兴趣,更有想象力或更有能力了吗?培养一个优秀学生也不单单是“学多一点、学深一点、学早一点”这种形式的“因材施教”,而是需要有宽松的环境和自由的空间,也就是要给学生们,特别是给学业成绩突出的学生们,以更多的可支配时间、更宽容的环境,让他们根据自己的个性特点去成长。 我也留过学,我曾经比较过我国的基础教育与发达国家的基础教育之间的差异,各有所长,也有其自身的问题。我们真的不能用知识学习“深”或“浅”、“多”或“少”,学习时间“长”或“短”,学习方式“好”或“坏”去简单概括。无论在中国还是在美国要成为一个优秀的学生学业上同样是非常艰苦的。 由于教育理念的不同,我们的教师多依据教学大纲、教材教学,注重系统传授理论知识,要求学生熟记知识要点,实验操作更多是为了证明所学理论的正确,也有一些教师在巨大的升学压力面前采取填鸭式学习,“文科靠死记硬背、理科靠大量做题”。 美国中小学会限制孩子得到知识的数量,多以布置任务的方式,让学生获得知识,孩子每得到一个知识都需要付出很多的汗水和辛苦。在这个过程中,查阅资料、动手操作、思考探究和领会感悟比知识本身的记忆更重要。 在高中时期,美国学校培养的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比较美国的教育,我们的弱点在于由于教学多以课本知识、考试大纲、记忆知识为主,久而久之让学生习惯了依赖,导致学生动手能力差,好奇心、想象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缺失,特别是不敢于也不善于提出问题。这种能力、习惯上的差距,让中国学生与美国学生在大学选择了不同的生活方式和态度。 在国外,尤其是精英云集的大学所要付出的艰苦是我们想象不到的。要想变得强大就需要学习得更多,其目的是帮助学生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和想象力,学会发现和鉴别事实真相,坚持对事物进行严谨的分析,能够理性、历史地认识现实问题和道德问题。另外,练就长时间超负荷学习的毅力。一定意义上说,精英不是天才,是需要比别人付出更多努力的人。 改变我们的学习现状,既需要扎实的基础知识,也需要学校、家庭、社会鼓励学生求真求知、敢于思考、勇于质疑的学习态度,重视营造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还要客观评价一个孩子,不能只用分数一把尺子,这对孩子不公平。 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个体,有的擅长艺术,有的擅长体育,有的很会读书,各有千秋,但“全才”凤毛麟角。作为家长,应该善于发现孩子的潜能,更不能忽视人本身的“内容”。因为,人生是一场马拉松,想最终胜出,分数之外的东西,才是最重要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