抄近路的亚裔学生, 成功背后代价沉重

2017-03-24 09:25:45   来源:网络资源   点击:



  二、抄近道的“虎妈”

  苏珊·宋是“亚裔美国人社会参与促进会”(Asian American for Community Involvement)的医学主任和青少年心理医师,她分别就读于哈佛大学医学院、斯坦福大学医学院,以及加州大学儿童心理创伤研究所。

  她指出,尽管“虎妈”的观念——通过在某些事情上的卓越表现而建立孩子的自信心——是正确的,然而通过情感虐待和刻薄的言语方法,只能背离她的初衷。一个在经常受到情感伤害的环境里长大的儿童,成人后很可能会出现人格障碍。

  据苏珊·宋透露,她在诊所里曾接待过许多的亚裔青少年,其中一些孩子在学业上非常出色,却存在着自杀倾向。

  一些研究显示,许多亚裔青少年都特别容易受到抑郁症的青睐,他们成绩优秀,还不断地参加各种各样的课后班,但在发展自我认知和自尊时常常陷入困境。在考虑可能的结果时,他们思路僵化——要么成为一个哈佛打造的律师,要么失败落魄地奔赴“黄泉”。

  更成问题的是,他们往往病态地抵制外人(非家庭成员)给予的帮助,他们的父母不让孩子去看专业的心理医师,想将所有的问题都保持在家庭范围内。

  许多研究显示,尽管取得了高水平的学业成绩,亚裔美国学生的心理调节能力却表现糟糕。父母对学业成绩的过分关注会造成年轻人的抑郁和焦虑,父母对情绪健康的漠不关心,也显著地与抑郁相关联。

  这里再提供一些亚裔美国人的自杀数据:

  15岁—24岁的亚裔美国妇女是所有种族中自杀率最高的;

  据报道,1996年至2006年的10年间,美国康奈尔大学共有21个学生自杀,其中亚裔美国学生13人,其比例高达61.9%。

  1964年至2000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是亚裔比例较高的大学,其本科生的自杀人数是同期美国校园平均自杀人数的3倍,其比例是每10万人21.2人对每10万人7.5人,此期间美国的平均自杀比例是每10万人11.7人。

  苏珊·宋指出,许多人认为亚洲人是安静而努力工作的,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没有心理疾患。大量的青年人承受着严重的抑郁和自杀念头的折磨,他们感到自己毫无价值,没有能力处理好生活的压力、现实问题或者人际关系,而这些都直接与他们的父母以学业成功作为爱的前提条件有关。

  父母只有帮助孩子培养自我认知的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帮他们建立起坚韧的品格,并以此作为追求学业和事业成功的基础,才能使孩子成长为一个人生与事业都获得成功的成年人,而这一切其实与人种无关。

  每个孩子都需要一个过程去寻找自己,去发现自己的渴望与动机,并把这些内化为人格的力量。这个过程是漫长而必须的,而“虎妈”恰于此处抄了近道。




上一篇:素质教育之后,为什么学生们却越来越没素质?
下一篇:二轮复习弄不好,会成高考致命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