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发布《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全国统考于6月7日开始举行。
具体科目考试时间安排为:①6月7日9:00至11:30语文;15:00至17:00数学。
②6月8日9:00至11:30文科综合/理科综合;15:00至17:00外语。
也就是说,距离2021年高考只剩短短的106天!
从步入中学校园的那一刻起,高考,就成了家长老师们不断强调的“重中之重”,它是我们一生中将会遇到的比较重要的一次考试,也是我们人生的一次重大转折点。
在冲刺阶段,如何高效备考不同学科?某次考试过后心态崩了?已经非常努力但是成绩仍旧毫无起色?别急,小编整理了部分学科规划以及高效备考方案,分享给正在学海中苦苦挣扎的高三党们,一起来看看吧!
1、总体规划
寒假开学以后,各科开始进入二轮复习,相比一轮复习来说,二轮复习不再强调考生是否能够比较全面的掌握所有知识点,而更侧重于对考纲、重要考点的熟练程度。所以,某次考试失利也不必灰心,认真搞清楚对应知识点,灵活运用,在下次考试中避免再犯同样的错误,明确复习重点,在回归教材,举一反三的同时也要注意积累,经常复习之前的错题。
在冲刺阶段,目标的设立也至关重要,既要有一定的挑战性,又要切实可实现。
同学们可以先理性综合的评估一下自己的实力,认清自己现有的学习程度和水平,争取在每一次考试中都能有所提升和收获,达到更高的高度和层次,在这个阶段,不必过于纠结自己和别人的差距,走出自己的节奏,与之前的自己做比较就好。
2、各科备考
对于不同学科的备考方法,同学们首先要做的,就是结合自身情况,找出优势科目和弱势科目,调整不同学科时间安排,不要因为自己喜欢某一学科或者某一学科成绩较好就只学这一科,补齐短板,均衡发展。
语文:学会利用零散时间随时复习文言文、古诗、古文基础文化知识等考点;
阅读题多做总结和积累,形成固定的答题模板。
数学:分析题目,快速找出切入点,做题后比较不同解法,多做积累和复习,尽可能用最优解。
回归教材,在钻研难题时也不要忘了回归基础,毕竟在高考中基础题所占的比重远大于难题~
英语:熟悉高考流程,跟紧老师的脚步,经常进行听口训练以及完型、阅读题的手感;
注重单词积累和复习。
历史:以时间线为依据将历史事件串联起来,建立知识体系,学会将庞杂繁复的知识贯穿起来,熟练运用。
地理:按专题分类,同样需要同学们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网络,审题、记图,在脑中建立清晰的知识架构。
政治:主观题可以多做分析汇总,分别归类,如意义类、认识类、短评类等等,长此以往,可以训练同学们看到题目脑中就能浮现出相关的题目的能力做到心中有数。
物理:注意答题规范和条理,写清楚答案要点,简短有力,注意强化自己的限时做题速度和正确率。
化学:将题目分类汇总,化学常识、化学实验、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等需要同学们格外仔细,避免在细节处丢分。
生物:注意基础知识的转化,遗传学等难度较大的板块要保证自己会的地方不失分,不会的地方在考场上可以酌情放弃,考后再仔细钻研。
当然,无论什么科目,定期做套题,分析错题和答案,都是必不可少的哦~
3、心态调整
正确看待考试成绩:小编常听到有同学因为一次考试失利就一蹶不振,每天喊着“心态崩了呀”。
其实,在高考前的每一次考试成绩都不能决定你最终的分数,好与不好都是暂时的,同学们应该将注意力多放在每场考试中暴露出的问题上,而不是成绩和名次本身。
不要盲目开夜车:有不少同学看到周围的同学都十分努力,经常学到半夜,心里十分焦虑,于是也熬夜到很晚才睡。
短期内可能会觉得自己的学习时间变多了,但是长此以往,会精神不振,上课时注意力难以集中,然后陷入白天打瞌睡,晚上由于愧疚熬得更晚,荒废了课上的时间,本末倒置,还将自己搞得很疲惫。
所以,最重要的还是白天的时间,抓好这部分时间,找到合适的学习方法,高效的学习,远比熬夜学习更有效果。
遇到问题及时疏导:在高三这段紧张高压的时间段里,同学们如果产生了负面或者抵触情绪也是正常的,要学会接纳他们,而不是钻牛角尖,经常和父母、老师,或者同学沟通,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运动,篮球、跑步、羽毛球等排解紧张的情绪。
以上都是小编的经验之谈,希望能够对你有所帮助,2021年高考,愿所有考生都能不负韶华,收获成功的喜悦,考上自己理想的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