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年前,高考制度恢复,开启了梦想的时代。
46年来,高考记录了一代又一代人“知识改变命运”的痕迹。回顾过去的46年,高考本身也一直在改变。
1、关于高考时间
1977年9月,全国恢复已经停止了10年的高考,时间定在12月,这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次冬季高考。
那一年,570多万从农村、工厂、部队走来的年轻人,怀揣着难得的名额和奋发的意气,奔向考场。
最终,27万年轻人在第二年的春天,迈进了梦寐以求的大学校园。
1979年开始,高考的日期定于7月7-9日举行,并一直实施到2002年。
2003年起教育部决定将高考时间提前1个月,固定安排在每年6月的7、8日。
纪录片《高考》
678的谐音是“录取吧”,大概高考竞争残酷,教育部也想借此给所有考生加加油吧~
从此,高考终于告别酷暑。
2、关于高考作文
每一年人们讨论高考的热情都集中在高考作文。毕竟离开高考后,社畜们已经和高中知识两相忘,除了作文,其他题目显然有点超纲。
1983年的高考作文题,第一次出现了一幅漫画。
这幅题为《这里没有水,再换个地方挖》的漫画,描绘了一个人挖井,挖了很多次,都在快接近水面的时候放弃。
这道题的出现,把当时习惯了根据一段材料或一个命题开始写作的考生们打了个措手不及。
大概是发现理解漫画对孩子们难度太大,除了1996年再次出现了漫画作文,之后很多年的高考作文都回到了材料和命题的常规打法。
3、关于高考考生
人人都能参加高考的福利始于2001年,这一年,教育部出台新政策,允许25岁以上公民参加高考,彻底放开高校招生的年龄限制。
2004年6月7日,63岁的“爷爷考生”邹伟敏在浙江嘉兴海宁一中考点参加考试。
像这样的大龄考生,如今并不罕见。
2015年,86岁高龄的南京老人汪侠,以全国年龄最大的考生身份参加了高考,在此之前他已参加了14次高考。
大学是一个美丽的梦,而这个梦,并不只属于年轻人。
46年的漫漫高考路,我们都曾是千军万马中的一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