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改革,需要高中教学做相应的调整,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待新高考,学生重要知道自己的特长、爱好即可,选考哪门科目并不像有些人宣传的那么难,纠结是有的,但选定后一切照旧,该怎么学还得怎么学,不会因选科变得难和易。相对学校来讲,学校要做的工作就会多一些,这就是教学管理方式上需要改革,班级管理上需要改革。新高考该高中教学一个明显的变化就是打破原有的模式,以前统一的教学班、课表设置就要变化,怎么变呢?这也不是无章可循,呈现纷乱的状态,只是增加了工作的难度而已。从各地的实施情况看,不外乎这么几种情况。
一是全走班,即指语文、数学、外语和 “6选3”(或7选3)的高考科目全部通过走班完成教学。所有班级都处在动态状态下,全校所有学生没有固定班级,人随课走,这种方式对于排课要求就简单多了,管课管教师不管学生,学生是最后塞进去的,总可以靠对学生的调整使各个方面不冲突,这种做法甚至可以不考虑每次上某门课的教师不同,当然,这在现实中不允许,把这部分同学调整好即可。这种做法工作强度大,管理难度大。
二是大走班,是指语文、数学、外语三门必考科目可以保持原高一行政班不变,三门选考科目所有学生均通过走班完成教学。也就是部分走班,语数外不变,其他科目走班,学生变化,从管理上讲难度就小了,这也是学生选课模式相对集中。排课相应就复杂一些,因为要兼顾到每位学生,同批的学生有一门一致,第三门不一致,选第二、三门的学生就要考虑其语数外的安排了。
三是小走班,是指部分学生或科目走班,即将三门或两门选科相同的学生优先组成班级,其他科目或学生走班教学。这种方式把相通选课模式的学生看做一个整体安排,难度就更小了。
四是不走班,所谓不走班,是指学校向学生提供有限数量的选科组合,然后将三门选考科目均相同的学生组成一个班,学生在固定的教室上课。当然这种方式是从学校角度考虑的,没有体现每位考生的选择权,但相对集中,更容易管理。考生由于考虑学校的师资等问题,也应该乐意接受这种方式。
从上面的几种方式看,利弊肯定各异。从分析看,我们感觉小走班更切合实际,或者说现有的实际,管理的因素,需要一个过程;师资的因素,全面开花师资水平达不到;教室受限,一时难以解决。
所以,走小班就像个过渡,即部分学生或者科目走,将三门或者两门选科相同的学生组成新的班级,这个班级体相对是固定的,也就是说,同一个学生可能有四个班级,语数外是在同一个班级,然后选择三个科目在固定的三个班级。
可以考虑走教师,一个教师教一部分教学内容。比如语文学科中的“任务群”的学习是可以以选科的形式来进行的,某教师专注于一两个任务群的研究,人尽其才,人尽其能。每位学生学习不同的“任务群”的内容都要通过“走班”来实现。严格说来,它还是小走班。
在固定的时间内走班。不是天天走,选科的科目是固定在每周的某一天走,或者固定在某几天的半天走。当然,也可以不走班,那就是在“合并同类项”的基础上将几种选科组合固定下来,某一段时间走。
学校管理者要从这些方面去思考和研究新高考带来的问题,怎么既减轻管理的难度,便于学生的学习,又能满足学生的愿望,体现新高考精神,安排好教学管理工作。而不是谈虎色变,以难为借口让人感觉走班破坏了教学秩序难以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