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基计划”无疑是近两天教育圈里讨论度最高的话题了。强基计划政策的出台,对综合评价有哪些影响?2020年还会不会有综合评价招生?这是一大批备考综合评价的考生和家长关系的问题和建议,为大家一一梳理。
一、关于强基计划几个关键问答
1、综合评价招会不会取消?
2020年强基计划针对36所双一流高校进行,而往年举行综合评价招生的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在本文件中没有提及,而南方科技大学已经开通了2020年综合评价报名通道,因此基本可以判定往年传统的综合评价招生途径依然存在,还等后续官方通知出台。
2、清北领博会不会取消?
领军博雅招生原则上属于综合评价的招生方式,但是录取方式却采用的是和自主招生类似的降分录取模式。是否会直接受到强基计划的影响,在此次的政策文件中也未明确说明,还需看后续的政策通知。
3、强基计划和综合评价有哪些异同?
强基计划在自主招生工作经验和综合评价试点成果的基础上进行了很多尝试和创新。
在报考流程上,强基计划与上海综合评价更相似,都是在高考出分后根据高考成绩划定校考资格名单,校测后根据考生志愿确定录取名单。
在招生专业上,强基计划限定高校招生专业范畴,且考生入校后原则上不得转到相关学科之外的专业就读。
在录取方式上也是采取根据折算综合成绩择优录取,在成绩组成和占比分布上不同。
在录取批次安排上,强基计划安排在提前批之前录取,这对考生来说绝对是一个大的福利,如果考生没有被录取不影响后续其他批次的录取。
强基计划的一大亮点就是招生与人才培养一体化。通过强基计划录取的考生入校单独编班、导师制、小班化,这在综合评价和原自主招生中都是没有的。此外,在研究生推免、直博和奖学金方面也会优先考虑,并探索本-硕-博衔接的培养模式。
4、强基计划和综合评价哪种方式对考生更有利?
通过政策梳理,我们应该可以清楚的认知到两种招生方式的特点,考生可在综合评估自身优势及特点后进行判断。笼统来说,如果您对强基计划里的招生专业感兴趣,且高考裸分优势较大,或有突出的学科优势,可以多关注强基计划;如果对裸分信息不足,可以多侧重综合评价。
二、新高考趋势预测及建议
强基计划政策发布,自主招生的终结,新高考改革进入加速时期。未来新高考趋势如何?家长和考生需要如何来应对和准备?基于多方渠道获悉的信息,就未来新高考形势及备考给予以下几点建议:
1、强基计划建议参加,是进入顶尖高校的重要途径
原有自主招生的主要焦点在于高校招生环节,招生与培养脱节。而强基计划着眼于国家对人才的战略需要,强调拔尖创新人才从选拔到培养两个阶段。
显然,强基计划改革更先进,更优化、更落地。另外,参与的高校全部都是“一流大学”建设高校,是每年高考关注度最高的一批院校。
在现有高考区分度降低的趋势下,强基计划这类特殊招生必定是顶尖高校选拔人才的重要途径。所以,建议有条件的考生一定要参与。
2、竞赛和综合成绩需平衡,缺一不可
在强基计划录取方案中,高考成绩所占比例不低于85%。为此,很多家长和考生纠结,到底要不要只攻综合,放弃竞赛。
建议:竞赛和综合成绩需平衡,两者缺一不可。虽然综合成绩是入门条件,但在高校考核中,为选拔出高校意向的基础学科拔尖考生,选拔测试通常会加大难度,偏向竞赛风格和方向,没有良好的竞赛基础很难在考试中胜出,如:每年北大、清华、中科大、上交大等名校自主招生,考试试题都以竞赛试题为主,且大部分难度都达到了竞赛复赛水平。
三、对2020届家长和考生建议
1、建议能报名参加的一定报名参加,新兴的选拔形式,也是多一次进入名校的机会。在高考成绩优异的情况下,强基计划无疑是锦上添花。
2、保持综合成绩优秀,强化学科素养能力拓展。综合成绩是高考的基础,但学科素质能力则是参加强基计划的核心优势,在高考文化课学有余力的前提下需要做好竞赛素养的拓展。
四、2021届家长和考生建议
1、提前学习研究政策刻不容缓。近几年,高校招生政策一直处在改革调整状态,如提前不做关注和研究,很容易出现临时抱佛脚,仓促准备的情况。一旦准备不足,都跟考生的报考带来直接影响,所以,提前学习研究政策必不可少。
2、竞赛、综合成绩仍须双管齐下。不管政策怎么调整,选拔的核心不会变。提醒:不管是以前的自主招生还是现有的强基计划,优秀考生的路径永远是综合、竞赛两条路径,这一点永远不会变。
3、提前进行生涯和学业规划更加重要。在现有政策及新高考实施趋势下,考生需提前了解自己的兴趣爱好及特长,提前了解和关注意向高校、专业及选拔路径要求,因此生涯规划对低年级学生来说已经刻不容缓!